查看原文
其他

45岁大叔潜伏年轻人“自杀群”,当代年轻人最不堪一幕曝光

书单君 书单 2023-03-01




#01

-

一位45岁的中年大叔,平时花最多时间做的事情,就是假扮成少女,待在十几个QQ群里面,和一大帮14、15岁的青少年待在一起;


听这些孩子吐槽学校、聊明星的歌。


他是变态?还是有什么阴谋?


都不是,他只是一个平凡的父亲,所加入的十几个群,都是自杀交流群。


平时群友们谈天说地,他只会乐呵呵地附和着,但如果有谁在群里说“想死”,他脑中的警报就会大响;


他会立刻添加对方QQ号私聊,听对方倾诉,尽可能地安慰对方,让对方放弃掉自杀的念头。


这个大叔叫徐世海,他之所以开始这一份“卧底”工作,只因他17岁的儿子,之前也自杀去世了。


他的儿子身高1米86,皮肤白皙,长相帅气,为人也仗义,和同伴爬山会帮同伴背最重的包,有同学生活费花光了,他会拉着同学去吃饭。


他还喜欢画画,平时会给爸爸画几幅肖像。


● 徐世海儿子为徐世海画的画


但这样一个在旁人眼里阳光开朗的男孩,却在最美好的年岁里,自杀去世了。


徐世海面对如此噩耗,除了悲伤之外,就是好奇,他实在想不通,为什么儿子要自杀。



他翻遍儿子的遗物,也找不到原因,直到打开儿子的手机,登上了儿子的QQ,才发现儿子加入了好几个自杀群。


徐世海大概看了看聊天记录,发现里面都是不堪入目的内容:


有人交流着自杀的方法,怎么死最舒服、怎么处理自己的遗物?

有人相约着要一起去自杀,“有没有一起的?”、“求死”。



他又悲又疼,觉得就是这样的群害死了自己的儿子,赶紧点了举报。


短短3、4个月,他举报了30多个自杀群,这些群都被解散了。


但群是解散了,那些一心寻死的年轻人还在,重新组个群,继续聊自杀;


徐世海思前想后,觉得不是办法,决不能让这些孩子,重蹈自己儿子的覆辙。


于是,他化身一个14岁的少女,加入这些自杀群,开始一个又一个私聊。


当他真正接触这群年轻人之后,他才发现,自己过去对年轻一代,其实有很多误解。


在大人眼里,小孩子吃喝不愁,理应无忧无虑,但事实上,小孩子也会有自己的烦恼。


比如有个18岁的男生告诉徐世海,自己在学校被欺负,但爸妈只会说他是无病呻吟,老师也指责他是没事找事;


他不断自我怀疑,总觉得是自己有错,而徐世海这个陌生人,居然是唯一愿意倾听他的人。


整整半年里,这孩子不断找徐世海倾诉,有时候聊到半夜2点,凌晨5点又发来信息。


还有一个17岁的高二女生,因为应试压力太大,心情很不好,但爸妈只会说她不懂事,读书有啥压力的,弄得她几次想要自杀。


徐世海能做的,就是一边倾听这些孩子们的苦痛,一边鼓励他们重新振作,还帮着解决问题。


有一个女孩到外省参加漫展,被人骗到酒店,拍下裸照,还写下欠条,她不敢告诉家人,只能深夜在街边痛哭,还打算自杀。


徐世海知道了她的情况,一边安慰着她,给她转了点钱,让她先安顿下来,一边帮她打电话报警。


一年多时间,徐世海“救”下了几十位想要自杀的青少年。



徐世海的善举,让我们深感钦佩,但我们也不得不问一句:


为什么那么多青少年,会有自杀的念头?他们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?


这背后,其实是千千万万青少年,不被人熟悉的痛苦。



#02

-

说起青少年自杀,很多成年人会百思不得其解:


现在的孩子们吃喝不愁,怎么那么脆弱?

某乎还有一个热门问题:


“同样是挨打挨骂,为什么以前的孩子少见心理问题,但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却那么多?”

有网友调侃:


“氧气18世纪才被人类发现,所以在那之前,人类都不用呼吸氧气。”

并不是以前的孩子没有心理问题,而是以前大家压根没有“心理疾病”这个概念,再加上媒体不发达,很多个案不为人熟知。


那些抑郁的孩子,只会被斥责为“不懂事”、“太淘气”、“读书读坏脑子了”,沦为别人的笑料罢了。


事实上,不管是哪个时代,青少年所遭受的精神压力都会非常大;

 


衣食无忧,并不代表一定就没有烦恼。


作家桐华曾说:


“因为孩子世界很小,所以所有的小事都不小。”

不少成年人,总爱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价青少年,觉得青少年遇到的烦恼,和成年人相比简直不值一提,因此就觉得青少年“不配”烦恼。


但问题是,成年人之所以是成年人,是因为他们已经长大成人,在社会上摸爬滚打,心理承受力也练出来了。


那些青少年的烦恼,对成年人来说当然不成问题,但对于不经世事、人格还没完善的青少年来说,就是一件大事。


他们会因为同学的一句无心的玩笑话,难过一整天;


他们会因为一次考试没有考好,就觉得天塌下来了。


学习压力、家长和老师的期待、青春期的自尊和烦恼……都可能成为压垮青少年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
而且现在这个社会,竞争压力更大,对孩子造成的心灵冲击也就更大了。


不少家长总觉得,只有成绩好,孩子才能有机会成功,于是养育孩子只看分数,却不看孩子感受。


孩子深陷这个评价体系之中,只要成绩稍有波动,就会一次次地自我怀疑,失去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动力。


很久之前有一篇文章,叫做《我的儿子是学渣》,父母都是985的博士、硕士,两个人生了一个儿子。


其实这孩子优点特别多,比如说特别喜欢做饭,10岁就能给家人做一大桌子菜;


特别善良,孝敬父母,平时会主动给妈妈按摩捏脚,看到妈妈睡着了还给妈妈盖被子;


而且乐于助人,班里所有老师同学都喜欢他。


但就因为这孩子成绩不好,父母就大失所望,否定了他的所有优点。


孩子看到父母的失望,也非常自责,父母给他在暑假报了培训班,英语和数学的,
他一个10来岁的孩子,居然主动说“给我多报一个语文班吧,我怕自己暑假后跟不上”。


但是,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,天天熬夜写作业、上辅导班,人变得没精打采,脸上也根本没有笑容了;


身体也不好,经常发烧感冒,四年级就戴上了厚厚的眼镜。


幸亏这对父母后来幡然醒悟,觉得孩子其实优点很多,实在没必要因为成绩不好就否认他的一切,孩子才重新有了笑容。


但绝大部分孩子,并没有这孩子这么幸运,他们依然在这套评价体系中挣扎。


一切只看成绩,却不看孩子的感受,再加上缺乏正确的引导,十几岁的青少年,在各种负面情绪的堆积下,很容易就会走上绝路。


科学家曾用了近9年时间,对73000多名6—16岁少年儿童的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和资料分析,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.5%。


这意味着,全国约有4400万名15岁及以下儿童患有精神障碍。


谁也不知道,这一数字会不会再继续增加。




#03

-

现在的孩子,压力都特别大,正因为如此,他们才特别需要来自父母的支持和帮助。


有一个很恰当的类比:


“能让树木茁壮成长的,不是狂风暴雨,而是阳光空气和水,只有足够的阳光和养料,才能让树木面对狂风暴雨时屹立不倒。”

父母的关爱和理解,就是孩子最需要的养分,能一辈子滋养孩子成长。


可惜的是,很多父母不仅没有给予孩子多少关爱,甚至还会对孩子进行二次伤害。


比如有一类父母,每当孩子向他们求助,他们只会让孩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。


“为啥他不欺负别人,就欺负你?你反省一下!”


试想一下,孩子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向父母求助,得到的只有父母的斥责,他内心会有多失望啊!


另外一类父母,则是习惯性地否认孩子们的感受。


有个精神科医生接诊过一位14岁男生,这男生的父母在当地经营了一家家具店,因为搬运家具,平时会产生很多硬纸板。


父母就想着,这些纸板留着也碍事,不如让孩子推着三轮车去把这些废纸板卖掉,钱就当孩子的零花钱了。


这样一举多得,既可以清理废纸,孩子也可以赚钱,还可以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。


没想到孩子试了几次之后,就死活不愿意再去了,父母就觉得这么好的事情,孩子都不愿意去,肯定是吃不了苦,都怪自己过去把儿子宠坏了,必须加强教育,就对孩子又打又骂。


但真相是什么呢?


这一家人生活在一个小城镇,出门很容易会遇到熟人,每次孩子拉着满满一车废纸板去废品站的时候,总是会遇到同班同学。


同班同学穿着时尚,嘻嘻哈哈地在逛街,他浑身汗臭拉着车,同学看到他,立马大呼小叫,对他指指点点,里面甚至还有他暗恋的女同学。


青春期的小孩子,自尊心何其强,哪怕这孩子心里明白,劳动光荣,靠自己赚钱不丢人,而且自家比同学家有钱得多,但他就是过不了这一关。


这孩子不是没和父母聊过这件事,但得来的只是父母更多的指责,父母只觉得他矫情,有钱赚的事情多好,那么要面子,以后还怎么生存?


在他们眼里,孩子不能有自尊、不能怕丢脸,孩子的一切感受都是不对的,只有像他们成年人一样处理问题,才值得被认可。


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接纳,最后陷入抑郁,只能求助精神科医生。


明明是最亲近的人,却给予孩子最痛苦的伤害,这一切的一切,都足以让父母们陷入沉思。



结尾
-

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张图,深有感触。



孩子不知道怎么处理挫折,归根结底是不知道如何处理和父母的关系。


只有得到来自父母的支持和理解,他们才有勇气去面对人世间的风风雨雨。


可惜的是,这是一个焦虑的社会,很多父母会把自己对于命运的焦虑,转移到孩子身上,逼着孩子按照自己的期待去成长。


但孩子终究只是孩子,他有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走,活着并不是为了承担别人的期待的。


一条条命运的消逝,也是在提醒我们,要让孩子做回他自己了。


纪伯伦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:


“你的儿女不是你的儿女

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


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

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

却并不属于你”


大千世界,不止一种活法,不是只有出人头地才值得赞许,孩子只要过得开心,我心安处,自是故乡。


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和接纳,才是对他最好的教育。



部分参考资料:[1] 《45岁的中年大叔,潜伏在年轻人的“约死群”》;央视网[2]《一个8岁女孩的「自杀告白」:为什么今天的孩子打不得、骂不得?》;壹心理

 -END-
撰稿:唐一
主编:左页
图片来源:《后街女孩》《杀人回忆录》
《女人》《
敬启,父亲大人,部分来自网络

■ 精选阅读 



■ 重要通知 

大家好,我是书单君。
为了您可以更好地接收我们的文章推送,星标的事情就拜托大家了!
您也可以点击这里查看详细操作方法~
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!🙏🙏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